發表職稱論文時的時間控制
1. 發表職稱論文,一定要趁早
有論文需求的老師,千萬千萬不要時間來不及了,才想起來準備。在日常工作當中,小編時常遇到一些作者,“臨上轎,才扎耳朵眼”,每年我們都見過很多很多,單位開始要求提交材料組卷了,才來找我們,要我們給想想辦法。部分老師,我們安排加急出刊和上網,還能趕得上。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由于沒有趕上組卷時間,最后不得放棄評審,令人后悔不已,扼腕嘆息。其實真沒有那么多好辦法,金錢買不來時間,早點安排比什么都好。您說呢!
2.發表職稱論文,補刊可打“時間差”
職稱論文發表,一般提前2-3年為宜;其中,部分人可通關安排補刊,補刊也是正刊,也是正常發表和上網,檢索后,提交組卷評職稱,一點事也不會耽誤。例如,xx中國雜志還可以安排2018、2019年的版面;《大學》雜志可安排2020年版面;《文x》z雜志,能補2019、2020年;《電腦xx》能補2019、2020、2021年版面,等等。這樣,也能打一個時間差,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科研空缺期。
3.發表職稱論文,切記不要“搞突擊”
職稱論文發表,一般不要集中發表;如果半年,或者一年內,一下子發表5-6篇,人家一看,你就是突擊性發表;另外,也不要把文章都發在一本期刊上,小編建議你一本期刊,最多發2篇。所以,廣大教師在發表職稱論文時,要把時間安排好,一般每年發上2-3篇為宜,這樣日積月累,就可以形成自己獨特而規范的科研成果,而且傳承有序,在職稱評審中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