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供應魚苗 武昌魚苗 土鯰魚苗 太陽魚苗
大量供應魚苗 武昌魚苗 土鯰魚苗 太陽魚苗-新會區司前鎮億兆水產養殖場隨著近期池塘水溫逐漸上升,很多客戶已經在開始肥水,投料,內服,殺蟲,消毒操作了,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更好的讓魚塘順利養殖,但是魚病是湖北區域一個不能逾越的砍,經過這么多年的積累,客戶對魚病預防都是很重視的。一般會從水質調節,內服保健,殺蟲殺菌等進行預防,其中殺蟲殺菌就是為了降低池塘中致病菌的數量,但是這個看不到的東西如何進行評估是多還是少了,基于此,水產養殖大近幾年開始用細菌培養的方法來鑒定致病菌的數量變化,讓看不見的東西變得看得見,看的明白。二、嗜水氣單胞菌輪普查結果:有害菌大部分超標嗜水氣單胞菌做為草魚池塘中關鍵的一種致病菌,被嗜水氣單胞菌感染的魚以病為特征,病勢較猛,多為惡性傳染病,經感染的魚死亡率很高,因此該致病菌被廣泛一線技術人員所關注。為了分析早春池塘條件嗜水氣單胞菌數量分布,筆者于3月23-4月1日對湖北咸寧、鄂州等20口小草魚精養池塘做了嗜水氣單胞菌數量的調查,于池塘投料臺正下方取池塘底層水,發現早春池塘普遍存在嗜水氣單胞菌數量超標的問題。經過對池塘底層嗜水氣單胞菌采集調查發現,20口池塘嗜水氣單胞菌數量范圍在1067-5967cfu/ml之間,平均值為2709cfu/ml。根據數量范圍可以分成3類,一類為疾病感染較低風險,二類是疾病感染中高風險,三類為疾病感染高風險。疾病感染較低風險僅有7口池塘,其嗜水氣單胞菌處于2000cfu/ml以下,占35%;有6口池塘嗜水氣單胞菌處于2000-3000cfu/ml,占30%為疾病感染中高風險;而處于3000cfu/ml以上的占35%為疾病感染高風險范圍。根據海大近幾年連續監測,嗜水氣單胞菌高于2000cfu/ml為高致病風險,只有低于500cfu/ml為低致病風險,因此目前有65%的池塘是處于高致病風險的,另外35%的池塘處于由低致病風險向高致病風險過渡的階段,綜上所述,目前階段沒有處于低致病風險的池塘!三、總結及建議通過對早春池塘嗜水氣單胞菌數量的普查得出以下兩個結論及兩個建議:結論:①池塘致病菌數量處于較高水平,池塘養殖存在感染致病菌的較高風險,有65%的池塘有高致病風險,需要引起重視。②使用泡肥后的池塘,嗜水氣單胞菌數量有7%-40%的減少,說明適度的肥水能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建議:①針對早春池塘,還未肥水的需要抓緊時間進行肥水, 將池塘水質穩定一個較好的水平,同時開始正常投喂,保健內服,恢復體質,同時開始準備兩蟲兩菌(殺兩次蟲,消兩次毒)的操作,為疾病預防打好基礎。②已經有池塘出現大量草魚苗死亡,建議上午先使用海聯科3201(5畝*米/瓶)解毒一,下午潑灑海聯科底倍健改底(3畝/袋)和海聯科二氧化氯(1-2畝/袋),同時根據死魚具體診斷,進行適當減少飼料投喂,內服相應的抗生素,做好內服外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