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快速看懂釉上彩!
釉上彩——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裝飾技法之一,在已燒好的瓷器上進行彩繪,再在錦窯中烘烤而成。由于烤燒溫度不高,經受得起這種溫度的色料很多,因而色彩最為豐富。但由于畫面在釉上,經使用摩擦和同酸堿接觸之后,便易于褪損變色。
釉上彩繪瓷歷史久遠,北齊武平六年范粹墓就曾出土相當精美的白彩綠彩器,在許多晉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點勢。到了明代,釉上單種彩和多種彩的制作,已經很發達。清以后,釉上彩更多創新,有五彩、琺瑯彩、粉彩等。
五彩
所謂五彩,不過喻意多彩,并非必定用五種色彩,但畫面中的紅、綠、黃三主色是必不可缺的。五彩系用多種彩料在已燒成的素器上繪畫圖圖案花紋,再入紅爐以低溫燒制而成。因燒成溫度較粉彩而成,且無粉彩柔和,故又稱“硬彩”。這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都以青花藍代之,成為時代特點,以嘉靖、萬歷五彩為代表。嘉慶、萬歷五彩的施彩特點是:大量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明嘉靖、萬歷時期,成化斗彩的基礎上又創造性地燒成了“五彩”。這時期的“五彩”瓷器主要有兩類:一是紅、綠、黃為主的純粹釉上五彩,一是以青花作為一種色彩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的青花五彩瓷器。康熙五彩瓷器也可分為兩大類,一類青花五彩,類釉上五彩,以釉上五彩是康熙五彩特色。
斗彩
斗彩又稱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彩瓷品種,是明景德鎮窯創燒的彩繪裝飾之一。制品多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紅、黃、紫、綠等鮮麗的色彩拼繪紋飾,有釉上、釉下色彩爭艷媲美之意,遂稱“斗彩”。傳世斗彩名品,如三秋杯、雞缸杯、高士杯、嬰戲杯與葡萄杯等,都可說是稀世之寶。此外還有團花蓋罐,底有“天”字款,俗稱“天字罐”,更是十分名貴之作。
粉彩
粉彩始創于清康熙,極盛于雍正、乾隆時期。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瓷器的基礎上,采用琺瑯彩的進口色料繪制,經爐火燒制而成的。粉彩的色彩豐富,色調淡雅柔和有粉潤之美,故稱為“粉彩”。創燒于清康熙晚期的粉彩,制品很少,彩繪簡單;雍正時期粉彩盛燒,制品胎薄透光,釉白潤如玉,繪畫精美,筆線纖細有力,極為精美。
粉彩的特點是用“玻璃白”打底,而五彩并不使用“玻璃白”。“玻璃白”是在含鉛玻璃中,引進砷元素而形成的。“玻璃白”中氧化硅是形成玻璃的主要成分,氧化鉛為熔劑,而氧化砷起乳濁作用,這就是粉彩不同于五彩的主要原因。
琺瑯彩
琺瑯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宮廷御用瓷器。它是釉上彩瓷器的一種,它的工藝是先在已燒好的素面胎上涂彩料作底,然后在底色上加彩繪紋飾,在經爐火燒制而成。“琺瑯”又稱“佛朗”,是13世紀由阿拉伯地區傳入我國的一種銅制工藝品。琺瑯器又可分:掐絲琺瑯、畫琺瑯。
琺瑯彩,清宮稱之為“瓷胎畫琺瑯”,是一種濃于瓷釉的玻璃質彩釉,其用于瓷面彩繪始于清康熙五十一年后,終于乾隆二十一年前,僅生產了40余年。雍正時期琺瑯彩瓷器最為精美。它突破了康熙時期專門模仿銅胎畫琺瑯的作法,并結合瓷器的彩繪特性創造性地燒制出了具有瓷器特色的琺瑯彩瓷器。乾隆時期的琺瑯彩,既繼承了康熙、雍正的傳統技法,同時把兩者結合起來,又有了新的發展。
綠彩
以銅為著色元素,在氧化氣氛中燒成的一種陶瓷裝飾彩。綠彩是瓷彩家族中主要成員之一。綠彩在裝飾瓷器時,可以用于釉下,亦可用于釉上。唐晚期長沙窯青釉綠彩窯將含銅色料繪于釉下,形成釉下綠彩。除銅之外,有時還添加少量其他著色元素,如鐵、鉻、鈷、錫等??滴醅m瑯彩盒雍正粉彩中的一些綠彩略帶黃色,就是加有銻的緣故。
金彩
瓷器裝飾彩之一。用金做陶瓷上的裝飾,始于唐代。古代金彩裝飾有描金、貼金兩種技法。宋代定窯器有用金彩裝飾云龍紋的,建窯黑釉器也有用金彩描繪花蝶,書寫文字,詩句等。元代金彩裝飾于藍釉瓷器上,在燒成的藍釉瓷器上,用金彩描繪花紋,再經彩爐烘烤。清代以金粉代替了金箔,描金代替了貼金。
籃彩
瓷器釉上彩之一。傳統的釉上藍彩是由鈷藍鉛釉發展而來的,籃彩的著色劑是天然的鈷上礦。唐代用鈷作為陶器上的呈色劑已經很普遍,尤其是唐三彩中的籃彩和純籃彩陶器。有的籃彩還含有少量的銅,這是為略微調整籃彩的色調,特地加入少量綠彩的緣故。清康熙年間燒成釉上藍彩,從此替代五彩瓷器上的釉上青花。
白釉紅綠彩
瓷器釉上彩之一,是北方磁州窯系所開創的一種裝飾方法,用毛筆蘸紅、綠彩料,在已燒成的瓷器釉面上描繪花紋,然后置于八百℃左右的爐中加以烘燒,使彩料燒結在釉面上。白釉紅綠彩器在宋、金窯址中出土比較豐富。
黃地紅彩
瓷器釉上彩品種之一,俗稱“黃上紅”,這種裝飾工藝是先在高溫燒結的瓷胎上施黃釉,二次入爐在九百℃左右的溫度下燒造,再行彩繪,第三次入爐,在七百五十℃以上低溫下燒成。裝飾方法多采用刻花或以紅彩、黑褐彩勾描主題花紋輪廓,在黃色地襯托下,紅色圖案絢麗,主題突出。這種裝飾工藝始于明宣德時期,嘉靖時較為多見,一直延續到清末。
黃地紫彩
目前發現最早的黃地紫彩是成化時期產品。80年代在景德鎮御器廠遺址出土有成化款黃地紫彩云龍紋盤、碗的標本。黃彩為地,紫彩作紋飾裝飾,是這一品種的特征,以紫色繪制的紋飾有人物、花卉、動物等。
白釉孔雀藍
用孔雀藍彩直接在白釉瓷上描繪花紋,而且不用其他色彩來勾描輪廓線,施彩不勻,但色澤卻艷麗而凝重,這種工藝始見于明代嘉靖朝。
黃彩
我國古代瓷器上的黃彩有鐵黃、銻黃兩種。鐵黃彩系由鐵黃鉛釉發展而來,鐵黃鉛釉創始于漢代。唐三彩上的黃色釉亦為鐵黃鉛釉。在明代嘉靖官窯器皿中還可見到黃釉黃彩器,又稱“黃上黃”??滴鯐r期的斗彩、五彩中的黃彩也是鐵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