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飆升,組件價格至少將在18個月內保持高位
近日,據solar
media市場研究表明,至少在未來18個月內會光伏組件價格仍居高不下,高漲的需求會快速消耗額外產能,在中國境外新增產能是一種有風險的行為。
在歐洲太陽能金融和(sfie)大會上,solar
media市場主管colville稱,在過去的2021年里,尤其是在格拉斯哥舉辦的cop26氣候大會結束后,太陽能組件在世界范圍內開始出現驚人的需求增長。
他說道,這種市場波動,是以往一年里出現過的,可以說,各地都在爭奪有限的組件供貨。
現在,供需開始傾斜,供貨量比需求量低25-30%左右。據已有的數據來看,大約有30%的組件離開過中國,這意味著其他地區只好為剩下的70%而奮斗。
其中比較明顯的,是多晶硅的產能。在過去的十八個月里,市場對組件以及多晶硅的需求急劇上升,因為產能一時無法提升,導致了生產商無法滿足其需求。再加上各種自然事件的發生、能源的限制等條件因素,遏制了中國產能,讓情況加復雜了。
colville表示,預計組件價格至少在未來18個月會保持高位
于是,就是中國的多晶硅生產商大幅調格,使營業毛利潤出現高達70%的增長。
中國太陽能制造業的垂直整合程度有限,電池、硅片和組件生產商各自為政,這意味著多晶硅生產商得以獲得巨額利潤。
當前組件價格(2022年3月16日),來源:pvinfolink
colville指出,可以介入解決這一不平衡問題,讓多晶硅生產商降價。雖然如此,這只會讓這些利潤沿著中國的光伏鏈分配,而不會影響組件的終價格。
雖然一些多晶硅生產商自去年以來大幅增產,但隨著各國根據cop26大會承諾加大太陽能開發力度,這些產能將被的需求所吞噬。
另一方面,所有多晶硅新建設施都需要18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投入使用,這意味著漫長的等待,對組件價格沒有短期影響。
出于同樣的原因,不太可能在中國境外開設新生產廠。colville稱,新多晶硅工廠需要的18個月時間、的資本支出成本和能源密集度是開發商面臨的主要風險。從建造工廠所需的時間來看,價格可能會暴跌,或者中國可能會將新進入的企業擠出市場,導致開業天就虧損。
此外,相對于中國的產能潛力而言,這些產能的增量很小,對開發商組件終價格幾乎沒有影響。
同時,烏克蘭戰爭也可能對組件價格造成上行壓力。為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對組件的需求增加,此外還有歐洲對俄羅斯氣依賴的下降,這些因素都會推格。沖突所帶來的材料成本的增長也可能導致價格上漲。
簡單做個總結,在本次大會上主要傳達的信息是,至少在18個月內、甚至是兩年內,不要指望組件價格會下降。短期內,價格甚至可能會上升,但在一段時間內,價格不會出現任何實質性變化。
深圳市展多多展覽有限公司專注于光伏展會信息,展會信息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