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泌水和離析
配制流態混凝土時,如果混凝土黏聚性和保水性差,各材料組成的均勻性和穩定性的平衡狀態將被打破,混凝土在自身重力作用和其它外力作用下產生分離,即為離析。如果拌合水析出表面,即為泌水。通常,泌水是離析的前奏,離析必然導致分層,增加堵泵的可能?;炷翑嚢枵旧倭棵谒诠こ讨惺窃试S的,而且對防止產生混凝土表面裂縫有利。
產生混凝土泌水和離析的原因及對策:
1.砂率偏低或砂子中細顆粒含量少,使混凝土保水性低,砂子含泥量大易產生漿體沉降,即“抓底”。
解:提高砂率,降低砂中含泥量,合理的砂率能保證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強度。
2.膠凝材料總量少,漿體體積小于300l/m3。
解:摻加粉煤灰,特別是配制低強度等級的大流動性混凝土,混凝土攪拌站粉煤灰摻量應適當提高。從而提高其保水性。
3.石子級配差或為單一粒徑的石子。
解:調整石子級配,單一粒徑的石子應提高砂率。
4.用水量大,使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降低。
解:提高外加劑減水率或增加外加劑摻量,減少用水量。
5.外加劑摻量過大,且外加劑含有泌水的成分。
解:減少外加劑或在外加劑中增加增稠組分和引氣組分,提高混凝土的粘聚性,防止泌水和離析。
6.由于儲存時間過大,水泥中熟料部分已水化,使得水泥保水性差。
解:在外加劑中使用復合增稠組分和早強組分。
7.使用礦渣粉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本身保水性不好,易泌水、離析。
解:提高水泥用量或粉煤灰用量,減少礦渣粉用量,或更換水泥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