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樓宇毫米波雷達應用:人體存在感知、人數統計分析與人員跟蹤定位
毫米波雷達在智慧樓宇的運用簡單來說能實現三大功能:一是人員的存在與否,判斷室內里有沒有人;二是人員的運動信息,速度和方位,實現人員定位;三是人員的數量,實現人數**閾值提醒或系統聯控。
在檢測精度上,作為高精度傳感和檢測技術,毫米波雷達感知技術能夠捕捉人體細微的動作,并提供人員數量、速度、距離、運動方向、角度等信息,實現精準細致的人體感應、數量統計和定位跟蹤。
在環境適應性上,與基于視覺原理的激光雷達、tof方案相比,毫米波雷達感知技術部件的成本低、重量輕、體積小,較重要的是毫米波雷達感知技術可以穿透衣物、木板、塑料、玻璃等物體,不受雨、雪、灰塵等外部環境條件的影響,全天候感知工作。而且毫米波雷達感知技術不受光照條件影響,可以在完全黑暗或陽光直射的眩光下工作。
在目標市場上,一直被忽略的人體檢測、人數統計、人員定位是雷達感知技術的主要應用市場,考慮視覺檢測的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與圖像傳感器相比,毫米波雷達感知技術不會泄露人臉、私密環境等用戶隱私信息,有效避免隱私泄露。
綜合以上優勢,毫米波雷達感知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智慧樓宇應用的痛點。巍泰技術人員感知計數定位毫米波雷達wtr-812綜合 fmcw、mimo、dbf 等技術,在僅獲取人員回波信息,不采集圖像信息、保護隱私的基礎上,通過對監測區域內微動、移動目標人員反射電磁波的計算分析,可準確判斷監測區域內是否有人,統計輸出各區域內監測到的目標人員數量,并實現軌跡跟蹤與人員定位。
此外,人員感知計數定位毫米波雷達wtr-812監測結果不受污垢遮擋、煙霧、低光照,熱源、噪音、氣流等環境影響,可廣泛應用于主動感知、非接觸式感知、隱私感知、復雜場景感知等場景:
- 在商業大樓、醫院、博物館等大型人流密集場所,毫米波雷達可用于人流量統計,包括人員數量、人員流向統計,有利于幫助管理者制定較具收益性的運營規劃,并為后端智慧城市的大數據分析提供數據來源。
- 針對辦公室、會議室等中小型公共場所,利用毫米波雷達人體存在感知特性,當辦公室有人進入時,毫米波雷達聯動智慧管理系統,自動開啟照明、空調,恒溫系統自動將溫度調節至人體舒適溫度等;利用毫米波雷達人數統計與人員定位等特性,聯動會議室照明、空調及遮陽等智能系統,并根據實時人數及人員流動方向動態調整。避免了人為疏忽造成的辦公室、會議室設備處于無使用效益狀態產生的能耗浪費,為企業降低能耗成本,減少行政人力支出費用。
- 針對衛生間、較衣室等小型私密場所,毫米波雷達可用于空間占用統計,幫助樓宇管理者實時掌握空間使用情況,并對樓宇內的資源配給做出較合理調度,節約能源與成本。
- 針對金融等特殊行業及重要監管區域,毫米波雷達支持在設定區域內對人數進行感知與統計,并進行異常事件報警,防止在類似銀行高柜區、自助行加鈔間、清分間、金庫等重點區域單人作業,廉租房、公租房**性住房長期空置、違規聚眾亂象發生等,讓報警事件較加準確和智能。
下面,來看兩組數據:
30平方米的會議室采用智能會議室解決方案前,辦公室1天8小時耗電量在28度;而采用包含毫米波雷達在內的智能方案后,耗電量縮減至15.72度。智能改造的整體投入在4000-5000元;按照1度電1.8元來算,1年的roi為110%;3年即節省13446元。
marketsandmarkets的數據顯示,2019年智能建筑市場**在607億美元左右,2024年預計將增長到105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11.7%。
因此,毫米波雷達應用于樓宇智能化、數字化管理具有較大的**效益與市場前景。
巍泰技術(武漢)有限公司專注于測速預警雷達,智能交通雷達,人員監測雷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