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燈具步驟
led即為發光二級管,其擁有一般二級管的特性,同時還能夠將電能進行轉換,使其成為光能,加以一定電壓值的直流電進行激發便可發射出可見光。
與白熾燈、熒光等傳統燈具相比,該種照明光源能耗更低,且無有害輻射、使用時間更長,為一種節能、 環保、經濟照明能源。但是受諸多因素影響和制約,led燈具在檢測、評估等方面的工作還處于相對滯后狀態,這對led燈具的大規模使用產生一定局限。
加強對led燈具檢測標準、評估方法、檢測技術等進行深入研究,旨在促進該種新型照明能源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led燈具基本構成
led燈具主要由5中物料組成,其分別為支架、晶片、銀膠、金線、環氧樹脂。led核心部件為半導體晶片,其一端固定于支架, 另外兩端則分別固定于正、負極引腳上,使用環氧樹脂對晶片進行封裝。led由磷化鎵、砷化鎵等i-iv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制作而成。
半導體材料的選擇對發光顏色產生直接影響,材料不同,發光顏色也不同相同,p-n結禁帶寬度也不同,進而使得光的波長也不同,因此,led燈具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形成紫外至紅外各種不同顏色的光線。
常見的如高亮單色led、普通單色led、超過亮度單色led等,半導體材料分別為砷鋁化鎵、磷化鎵、磷銦砷化鎵。
led燈具發光原理
led具有反向截止、正向導通、擊穿等相關一般pn結電學特性。同時,在某種特定條件下,能夠使其發光,因此,其還具備一般pn結沒有的發光特性。在發光二極管中,其最主要的部件為一塊半導體芯片。該半導體芯片主要有n型半導體以及p型半導體二者共同構成。
該兩者之間存在的過渡層即為pn結構。以半導體物理能帶理論相關知識作為根據,加以led正向工作電壓時,多數載流子與少數載流子相互結合,在該種情況下,電子便會發生躍遷, 使能量能夠通過光子的形式發射,進而便產生光。反之,當加以 led負向電壓時,少數載流子無法注入,其不能與多數載流子相互結合,所以無法發光。
led燈具檢測標準
iec 6203 1:2008為目前業界首個led安全檢測標準,該標準于iectc34/sc34a在2008年出版發行,之后,諸多led燈具標準相繼出版。led燈具具有半導體特性,其在顏色、光通量等方面均與傳統光源存在較大差異性。因此,目前led燈具尚無統一的分類標準。
缺乏相應的標準來對led燈具檢測進行規范,會導致該行業的發展出現混亂,產品的推廣及普及均會受到嚴重影響。目前,實施led燈具檢測的實施主要以《gb700.12002燈具一般安全要求與試驗》《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4028-93》《整體式 led路燈的測量方法》作為參考依據;檢驗項目主要為電性能參數、光學參數、結構與外觀、可靠性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