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漏公司地下室堵漏
地下室堵漏施工滲漏原因的分析
混凝土結構裂縫是一個較普遍的問題。目前,地下室施工或多或少會出現滲漏現象,裂縫對于鋼筋混凝土來說是一種可以接受的材料特性,問題是如何使其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本文結合地下室堵漏的實際經驗,對場地情況、滲水原因進行分析,提出防滲措施。
1、地下室漏水的原因分析
地下室漏水一般都是以局部漏水形式出現的,地下室所處的地質不同、功能不同,設計方案與施工方法不同,其漏水部位和形式也是多樣的。漏水部位:地下室局部漏水通常都是只占地下室總面積的極小部分,大的有數平方米,小的只有碗口那么大,按面積只有不足地下室總面積的千或萬分之一。但對地下室的使用和耐久性危害很大的約70%的漏水部位產生在底板部分,或底板最深的坑,而多數又發生在底板或坑的交角(在室內看為陰交角處),少數在地下室外墻壁的中下部。根據大量地下室堵漏實踐經驗總結,下面按照不同的構造方面分析地下室漏水的原因:
1.1結構混凝土剛性自防水局部失效的原因
(1)結構混凝土的局部施工澆筑質量缺陷造成通道。這種情況在地下室堵漏中較為常見,根據缺陷狀態的產生有以下幾種情況:由混凝土結構不嚴密產生的通道。它主要是由澆筑中混凝土漏振產生的振搗不實或施工過程出現的暫停,或與舊混凝土接搓不是按施工縫作業,從而形成帶狀混凝土局部松散;模板板縫支設不嚴密產生縫隙漏漿形成的局部混凝土不密實;模板支撐總體不牢,上部澆筑引起下部模板變形產生的混凝土裂隙;通過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的支撐鐵件或預埋件沒有嚴格實施防止漏水措施(不加焊止水環)引起的預埋件與混凝土之間的裂縫;地下室外圍結構施工縫處理不當,在施工縫處產生穿水通道;當結構混凝土為大體積時,由于措施不當,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混凝土過劇烈的溫度升降變化造成混凝土裂縫。
(2)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引起的結構局部缺陷。如沉降不均引起的底板的開裂或沉降不均產生的墻體受力改變產生的開裂,這些開裂形成的穿水通道。
(3)在地下水的浮力作用下產生的結構變形增大而開裂。在有些梁板式地下室結構中,底板混凝土承載力小于由地面滲水飽和增大了的地下水浮力,有時設計剛度不足使底板產生向上弓起變形,這些弓起變形達到一定值時,板就會產生微小的徑向裂縫,形成小的穿水通道。
(4)地下室施工過程排水措施不當。地下水降水深度不足,結構混凝土成型的初期地下水過早地侵入結構混凝土造成局部結構自防水的失效。
1.2柔性防水層局部破壞的原因
(1)使用防水層材料不當引起。根據地下室堵漏施工現場調查結果顯示:這一點是造成地下室漏水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這其中包括:防水層選用的材料指標達不到要求;施工厚度不足(特別是在防水涂膜的噴涂施工中);工藝不當;兩種以上防水材料復合使用不當(如兩種材料材性相差很大)而相互影響各自的防水效果等?,F今的防水材料市場上,各種檔次的、各種類型的防水卷材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即使是同一種商品名稱的材料,其質量也相差很大。
(2)柔性防水層的薄弱環節在地下水作用下被切裂,形成整體柔性防水層的破壞,導致水穿透防水層。地下室底板各陽角線防水層容易被切裂,地下室底板通常有1~2道沿周陽角線,該處結構混凝土都是尖角,又是分二次進行防水材料施工,其陽角線防水能力比較差,在結構沉降過程中,該部位很容易被切裂。
(3)柔性防水層因混凝土缺陷而穿孔破壞。這是由于下沉不均導致結構較大的開裂帶動了柔性防水層的破壞;其次是當外防內貼法施工的底板混凝土有較大的外空洞,此時人們不知也不能修補混凝土。產生防水層背面的損失,在水壓力作用下,小局部防水層被擊穿。
1.3地下室細部構造不當引起的漏水
(1)設備安裝需要穿過的地下室結構的通道周圍的漏水。設備安裝穿過地下室結構時,都會做預埋套管,預埋套管均設止水環。套管與結構混凝土之間結合是緊密的,一般不會漏水,但防水層與套管的細部做法不當,使設備管與套管之間產生漏水通道,主要是柔性防水層與套管結合不合理,或設備管道與套管之間不嚴密產生穿水通道。
(2)后澆帶施工縫和沉降縫的施工構造不當引起的漏水。地下室的后澆帶施工縫和沉降縫的構造方法要依地下室大小、深度、平面形狀、地下水壓力及周圍土質而定,該部位的構造不當引起漏水的原因多是構造造型不當,用料不符,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不嚴引起的。
(3)地下室防水細部構造引起的漏水在實際工程中所占到的比例相當大,但是多數工程中的發生漏水的原因并非是規范中和圖集中的構造圖存在錯誤,而是在工程實際中由于很多原因(如為了節省造價),沒有采用新型的防水構造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