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等于賺錢
一:健康管理能夠少生病、少花錢
經濟危機會使投資縮水,而對健康的正確投資永遠不會縮水。在計算健康的投資與回報時,雖然對于不同的疾病,高危群體的投入與產出是不一樣的。世界衛生組織預算:如果在慢的預防上多投入一元錢,就能在治療上節約8.5元,并可以節約100元的搶救費。
二:健康管理能夠控制疾病危險因素
健康管理是為了預防和控制疾病發生、發展,那么我們也應該知道引起疾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家族史等。
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不健康飲食、缺少運動、嗜煙嗜酒、心理壓力大等。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危險因素是可以通過有效的健康管理來改善個人行為和生活習慣,如合理膳食、增加運動、戒煙酒、調適心理等,減少血壓、血糖、血脂的升高等,延緩或阻止慢的發生,從而得以健康和長壽。
三:健康管理能夠提高生命質量,過有尊嚴的晚年
據統計,個人醫療費用2/3以上是花在中老年。老了后能夠成為思維清晰、有一定獨立生活能力,沒有大病成為了人們的愿望。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晚年生命質量并沒有如其所愿。其實可以從現在開始了解并管理健康風險因素,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便能極大提高個人的健康水平,真正實現健康長壽。
四:普及健康管理的國家現身說法
美國:健康管理概念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至今已有7700萬美國人在大約700個健康管理組織中享受醫療服務。美國健康管理經驗證明,通過有效的主動預防能降低50%的患病幾率。
日本:上世紀80年代頒布“健康管理法規”,對全體國民進行健康管理,現在日本的人均壽命已達83歲,位居世界。
德國、英國、芬蘭等國家也逐步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健康管理組織。德國1964-1992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8%;芬蘭1974-1979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18%,1972-1982年男性心絞痛患病率下降23%。
五:健康管理讓身體更健康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疾病預防中心的研究表明:通過有效的健康管理,80%的心臟病與糖尿病、70%的中風以及50%的是可以避免的。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
人類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預防可以避免;
人類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早期發現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人類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信息的有效溝通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健康管理的目的:以小的投入獲得的健康效益。
健康管理的理念:病前主動防,病后科學管,追蹤服務不間斷。
健康管理的任務: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由于國家政策對健康管理以及未病先防的高度重視。今后隨著證書含金量的提升,考試標準及要求會越來越高,通過率則會相應下降,同時報考條件從到年齡再到考試審核通過都會更加嚴格。所以還沒有報名沒有提交資料的學員請抓緊時間,盡早把握機會!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關于健康管理的知識,可以在網上搜索關注五彩松教育,有更多關于健康管理師的資訊信息。